产品中心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赵智琛:日间手术“跑道式”管理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无折返

来源:od体育最新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15 14:16:24  浏览数:51 次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赵智琛:日间手术“跑道式”管理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无折返:

  入院、检查、手术、出院只需24小时,最长不超过48小时;用药少、费用低、减少住院时间,还能享受医保报销。

  作为国家大力推行,被视为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突破口的“日间手术”模式,早在2016年,已登陆河南,并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有温度、有情怀的“业界范本”,这个范本正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日间手术经验模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日间手术?有哪些优势?住院时间少花费又低,真的靠谱吗?怎么样才能做到“患者放心,医生省心”?业界范本有哪些经验?

  针对大家关心的种种问题,近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专访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赵智琛为大家解答。

  日间手术这个概念,若不是医疗界业内人士,或者亲属和朋友自己做过日间手术的话,很多人或许还有些陌生。

  它是指“患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不包括在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也就是将传统需要住院多日完成的手术在24小时之内完成。

  他说,日间手术不是门诊手术,而是住院手术。是指医疗机构选择一定适应证患者,有计划地在1个工作日(24小时)~48小时,完成患者入院、出院的手术或治疗性操作。日间手术的模式,可缓解大医院“一床难求”,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及隐形成本。

  日间手术模式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较好的创新服务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日间手术量已占到了很高的比例。

  据了解,2012年3月,由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国内部分卫生行政主任部门、研究机构和部分最早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成立了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ChinaAmbulatorySurgeryAlliance,CASA)。

  2015年,国家卫计委把日间手术纳入国家医改范围,出台了系列政策,对中国日间手术规范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6年,作为省内乃至国内第一批探索日间手术的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正式踏上了探索发展日间手术之路。

  赵智琛说,顺应新医改,医院作为省里第一批日间手术试点医院,第一年(2016年),医院遴选了7个常见多发病种进行试点,遴选的标准是并发症相对较少、诊疗技术成熟、医疗质量可控、医疗安全有保障。在此基础上,2017年,日间手术迅速扩大到50余种。

  2018年,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省人社厅印发通知,制订我省日间手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精确指出医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将相继出台。该医院再次成为试点单位,将日间手术拓展到88种,几乎涉及全部外科临床科室和所有心内科临床科室,而且今后凡达到日间手术标准的术式,医院都鼓励加入并严格准入。

  目前,该医院在国家公示的120种日间手术术式基础上已开展涵盖35个专业、344种手术术式,共开展日间手术3万余例,占医院择期总手术量年均为30.36%,Ⅲ、Ⅳ级日间手术占日间手术总量的75.50%,同种术式住院费用较普通病房降低23.33%,患者满意度99.86%。

  “经过近5年的实践表明,日间手术在方便患者就医、节约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质量方面取得卓越成效。”赵智琛坦言。

  毋庸置疑,无论质和量,该医院的日间手术运行模式已堪称“业界范本”,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有温度、有情怀的“中心医院日间手术经验”。

  说到有温度、高效,市民小王深有感触。她上个月在该医院做了乳腺病损微创旋切手术。

  提起看病感受,她说很想哭。“看完病,很感动,也很暖。没想到日间手术的就医流畅度这么好。”

  当天从检查、诊断、住院、手术到出院,只用了12个小时,全程“绿色通道”。手术专家,也是小王提前查了很多资料、很多人都推荐的专家。

  出院后的一周内,还一直接到医务人员的回访电话。提醒她术后三天要到医院复查、换药,术后一周,要视情况拆除胸部绷带。就连吃什么,也会细心提醒。

  在传统的看病理念里,提起看病,很多人总想“找熟人”,因为有熟人照顾,会觉得方便很多。

  小王坦言,相比“找熟人”,“日间手术”因为成熟、严谨的管理模式和流程,全程享受到的不单单是“找熟人”的方便,更是超级VVIP的待遇。

  赵智琛介绍,为全方面提升日间手术医疗服务效率,医院牵头,搭建构架,组建日间手术管理办公室,并细化升级服务范畴,设置日间手术专用手术室,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

  安全、高效、“跑道式”管理、无折返服务。这些关键词,可谓该医院日间手术模式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词。

  具体怎么做到的?赵智琛介绍,医院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将门诊检查、专科病房、日间手术室等院内资源串联成线,通过制订“跑道式”管理流程,设置专用绿色通道,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环节服务全程无折返,从而加快患者术前准备和检查速度,保证术前检查、排程、手术各方面全程高效运转。

  对于大家关心的医疗质量安全等问题,赵智琛说,医院建立了医、护、麻、管MDT多学科合作团队,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质量,最大限度利用医院现有医疗资源,围绕微创医学、腔镜技术,手术无痕化、个性化麻醉方式等创新理念,开展创面出血少,恢复时间短,对机体干扰最小的手术方式,为患者迅速恢复奠定基础。

  同时,打通区域内上下转诊通道,推行“手术在三甲,康复在社区”的日间手术区域协同服务模式,使患者在基层就能够实现疾病初筛、评估和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日当天至上级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后回转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康复。

  为了更加人性化地服务,还在温馨细节上下功夫,站在患者角度调研后,推行周末假日手术,针对上班族、上学孩子、特殊需求患者,充分的利用周末休息或节假日休假时间完成周末(节假日)手术治疗,既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就医,又能切实解决这部分人看病难的问题。

  实施日间手术全面专科随访,执行专职护士对出院患者第一、二、三天连续随访,提高患者院后回归社区的康复安全系数。

  确实,日间手术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并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是我们国家医疗机构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在具体实施时,如何保障“质量与安全”才是根本。

  赵智琛介绍,日间手术的推广离不开ERAS理念。据悉,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的理念近20年来在外科慢慢的受到重视,ERAS通过围手术期一系列综合措施,把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降到最低,使患者的围手术期内环境保持稳定,达到迅速恢复的目的。

  郑州市中心医院在开展日间手术时,逐步将ERAS理念贯穿于更多病人围术期管理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水平。

  在日间手术这个答卷上,该医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自2016年探索开始,发展到2020年年底,医院日间手术年总例数突破万例,单日最高手术量突破70例,占医院择期总手术量年均为33.8%。

  赵智琛坦言,如今,日间医疗不单单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更是一门新型学科。日间医疗的发展过程充足表现了医疗机构效率管理和创新性管理的运用。

  大家都知道,2020年,国家已经把日间手术纳入每年医院的“国考”内容之一,实践表明,日间手术在方便患者就医、节约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质量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日间医疗随国家的重视与发展,其凭借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优势,必将是今后医院发展的方向之一。